構建并推動能源互聯網發展,必將帶動特高壓、清潔能源和智能電網等技術,以及市場建設和市場監管合作取得新突破。
推動特高壓輸電技術邁向更高層次發展。隨著未來洲際互聯大電網加快建設,將推動特高壓輸電技術向更大容量、更高電壓等級方向發展,輸電距離超過3000公里,輸送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具備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其次,海上、極地地區大型新能源基地開發對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將進一步提高柔性直流輸電的電壓等級和輸電容量,電壓等級有望達到±500千伏~±800千伏,容量增大到300萬~500萬千瓦,對支撐海上風電、大型極地新能源基地的并網和送出發揮重要作用。研究結果表明,采用±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不計跨國關稅,即使考慮較高的線路與換流站投資造價水平,送、受端間開發成本差達到每千瓦時0.042美元,經濟輸電距離即可達到5000公里。這個成本已經可以支撐各個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遠距離經濟輸電需求。目前中國的特高壓交直流工程zui大輸電距離超過2000公里、輸電容量達到800萬千瓦。隨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全面突破,輸電距離將超過5000公里,輸電容量達到1200萬千瓦。
實現能源流、信息流的雙向互動。電網的大規模互聯互通,將對大電網安全運行控制技術提出更高需要,進一步提升大規模交直流電網仿真建模、安全控制保護技術及自動化技術水平,保障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條件下的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未來,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物聯網等互聯網信息技術將與電力系統各個領域實現深度融合和應用,推動電力系統由單一生產供電體系逐步向綜合能源服務平臺轉型,以用戶為中心、以體驗為導向、能源流與信息流雙向流動的新架構將有可能建立,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能源流、信息流的雙向互動。
促進電力產品的交易市場形成。從革命性的市場建設和能源產品應用的歷史經驗看,能源互聯網將促使金融資本參與其中,并zui終通過資本的力量促進、整合、優化電力市場更加便利地服務消費者。在這種形勢下,可以設想,在能源互聯的負荷和調配中心,例如在北京、法蘭克福、芝加哥、圣保羅等地,將會形成電力能源交易所,由于產品的極度同質性(這一點較其他能源產品有顯著優勢)和電力互聯網的地區價差和季節差,幾大交易所將實現24x365全天候的電力交易和價格播報系統。由于有了交易所的存在,將促進生產者、消費者、批發商等實體產業鏈上的業務商,與電力價格投資者等金融資本的融合,從而促使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融合,并通過資本的力量進一步促進市場的優化和完善,zui終形成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局面。
促進和加強間的監管合作。目前,主要發達國家積極鼓勵本國實施清潔能源、智能電網等技術應用。對于大型電網的互聯互通,則涉及眾多國家地區和利益相關方,需要面對地緣政治、經濟利益、社會環境、能源政策、技術創新等重大問題。間的政策制定、監管合作、市場交易機制建設等方面,通過雙、多邊能源政策溝通,達成區域合作共識。各區域應根據當地社會情況,推動區域電力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共享基礎信息、運營經驗、成功案例和稅收等政策,為能源消費者帶來更廣泛的利益。